新聞資訊
過期食品還能不能吃
選購食品看保質期,越新鮮品質越好,我想這是很多人的想法,而過期食品應該丟棄,也是很多人認為毋庸置疑的常識。但今天我告訴大家一個毀三觀的真相——過了保質期的食品,有些還是可以吃的。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保質期。
保質期更準確的來說,應該叫佳食用期,它是食品生產廠家標注在包裝上的承諾。也就是說,在保質期內,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,生產廠家承諾食品的風味、口感、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證,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,如果出了問題,廠家需要承擔相應責任。例如酸奶,在4-6℃全程冷鏈運輸的條件下,廠家可以保證15天內的口感、風味和安全性。
如果食品過了保質期,意味著食品品質變差。
食品保質期不等于食品后可食時間,過期食品并不是必然帶來食品安全問題,只是過期食品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能性會大于在保質期內的食品。
食品從生產、包裝、流通、銷售、到消費者保存的各個環節,食品的各方面都在慢慢發生變化,而對不同的食品,這種變化的性質,速度與程度是不同的,比如有些含水量較少的食品,如果暴露在空氣中,很容易受潮變軟,先帶來口感的變化,像爆米花受潮口感不好了;
而冷凍食品過期后,味道會不新鮮的,像北極甜蝦放置在冷凍層時間久了會析水結冰影響口感。但是這些變化只是食品品質某種程度的下降,并不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。
其實僅從安全角度來說,過期食品仍是可食用的。
食品是否能吃,主要看食品是否腐敗變質。所以如果過了保質期,食品并沒有發生腐敗變質,雖說口感差些,但我們就把它丟棄,那么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哦。
所以從商家提供商品來說,保證在保質期內是必須的;而從消費者角度,過期食品像餅干、方便面臨近保質期或者剛剛過期,是否一定要丟棄還是吃掉它,就看自己的決定了。